第(1/3)页 熙熙囔囔之中,贞观二年的春闱就来临了。 之前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渭水新城了。 但是伴随着春闱的接近,关于科举的讨论,也变得多了起来。 贞观二年的科举,更后世大家了解的还是挺不一样的。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成熟,但是也有一些是明清时期不具备的有点。 就比如科举的科目,种类就非常繁多。 除了传统的明经科和进士科,其他七七八八的秀才科、明算、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科目。 这全面程度,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公务员考试都是比不上的。 当然了,科目虽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其实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很多科目不受重视不说,也不是每年都考。 在后世,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唐朝的时候,会有那么多流传千古的诗作诞生? 更早之前几之后的朝代,全部加起来都没有唐朝一个朝代多。 难道华夏几千年的天才们,都是诞生在唐朝吗? 其实只要了解一下大唐明经科和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就知道答案了。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这个考试内容,其实也是最容易作弊的。 因为没有胡名,又没有标准答案。 人家说你行,你就行。 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后来两种明经科和进士科的考试的科目有所变化变化。 进士科重诗赋,明经科重帖经、墨义。 诗赋是什么,应该不需要解释,大家都知道了。 而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说白了,就是后世的填空题,大家其实也是非常熟悉的,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 而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本质上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也就是说,不管是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所以难度其实不是非常的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