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生态农业-《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


    第(1/3)页

    大规模的养猪,对于古代的百姓来说,显然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

    不说瘟疫的风险,以及大家还没有习惯吃猪肉的问题,单单给猪解决吃食问题,就是一点大难题。

    秦福几天是第一次听说自家郎君有计划把养猪场扩大到能够容纳上千上万头猪的规模,心中立马就变得担忧起来。

    眼下的百来头猪,他都觉得很麻烦了。

    这要是多个几十倍,上百倍,还怎么办?

    “郎君,养猪场的规模要是搞得这么大的话,每天需要处理的猪粪就是一个大问题。

    至于说猪草,也是个麻烦事呢。”

    秦福觉得如今的秦家,有大把的挣钱生意,没有必要去养猪。

    但是他又不好直接说。

    毕竟,现在的所有挣钱生意,都是秦协道想出来的。

    “这个很简单,我已经提前有了规划了。我会在旁边购买几百亩的旱田,专门用来种植猪草;到时候猪粪用来给猪草和茶园里头的茶树施肥,在养猪场的旁边还会修建一个大的鱼塘。

    养猪场里头产生的猪粪,经过简单的发酵处理之后,就可以作为鱼塘里头的饲料,解决鱼儿的吃食问题。

    而鱼塘里头的淤泥,可以定期的清理上来,给茶树、桑树等树木做肥料。

    至于那些公鸡母鸡,则是可以散养一部分在茶树林和桑树林里头,形成一个循环。

    这么一来,许多问题都被解决了,相应的各种成本也大大削减。”

    秦协道可是听说过,不管是猪粪还是鸡粪,其实都只有三成左右的东西是被吸收了的。

    大部分的营养是被排了出来。

    当然,这些猪粪鸡粪,肯定是不适合直接倒入池塘之中的。

    要不然池塘里头的水质立马就会因为这些粪便中产生的各种细菌,以及粪便发酵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化合物,消化的氧气,导致鱼儿死亡。

    但是经过了发酵处理之后就不一样了,完全就是非同好的鱼饲料。

    当然了,这样子的鱼,养出来之后秦协道愿意不愿意吃,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第(1/3)页